明天是情人节+元宵节,还是新闻从业人员重考记者证的日子。在大家都忙着备考的时候,正好有一条流传非常快的假新闻出炉。咱不妨以此假新闻为例,再次分享一下这条假新闻是如何炮制的。 2014年2月13日的河南商报以《六成公务员有过辞职念头》作了报道,宣称有六成公务员有过辞职念头。报道链接:http://newpaper.dahe.cn/hnsb/html/2014-02/13/content_1026239.htm?div=-1
这个标题可非常唬人,哇,有6成的公务员都有过辞职念头,这可真是大新闻啊,赶紧点进去一看,靠,假新闻嘛。
为什么说它是假新闻,主要是数据来源不靠谱,“河南商报记者分别向机关办公室、公安、教育、卫生、海关等部门的60名基层公务员分发调查问卷,得到的答案却有所不同。”六成公务员有过辞职念头,哪里的公务员?从报道中可以看出,记者并未限定明确的范围,而是随意性的发放了60份调查问卷,并依此作为数据依据,这样就带来几个问题:1.你统计的样本是如何确定的?2.你的调查方式是否能够保证收集到真实的信息? 从这点上看,这个所谓的调查本身就不符合最基本的数据统计要求。一个县、市、或一个省公务员有多少人?其中你调查了多少?能不能以占比极小的统计就能得出结论?从统计的角度上看,这种数据是毫无任何依据的。
举个极端例子来说,假若记者在情人节的晚上,站在宾馆门口,随便拉住60个人问,你是不是要去开房?然后有36个人说:是啊,我是要去开房啊,你真聪明,这能都猜出来。然后我们的记者是不是就可以说“六成市民情人节要在外开房”,好吧,这种话你敢说么?
另外,记者以随便找的60个人就能做统计然后代表全体,从统计上是错误的,从逻辑上也是完全混乱的。假设记者所在的河南省有10万公务员,记者调查了60个,其中36个表示有过辞职念头,按照记者的逻辑,那么结论应该是:10万公务员,仅有36人有过辞职念头?
显然,10万公务员,仅有36人有过辞职念头,这个肯定也是假的,因为记者并没有问过其他99940人的意见,新闻的第一要素就是要有依据。既然你没有问过,你却敢说人家没有或有,这就违背了基本的新闻真实性原则,就是彻头彻尾的假新闻了。
正确的报道,应该是严格遵循记者调查的前提,不夸大事实以吸引眼球,否则,只会损害自己的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