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抚宋


最近用了差不多3个月,看完了《抚宋》。这本书的作者是枪手一号,名字怪怪的,但小说却写得不错,虽然也是历史题材,但作者对时代的把握,线条处理上都非常好,人物性格鲜明,故事也讲得好,大场面、大战役的描写非常生动,同时也有小人物或是小场景的描写,可读性非常强,值得推荐。特别要提一句,几百万字的小说,没有太多男主角与各种女主角的情感纠葛,那女主角的感情线只是其中非常弱的一部分,倒有点像电影《谍影重重》系列,女主角不是主角。
Continue reading ‘读书:抚宋’ »

读书:《陈书|高祖本纪(上)》

最近看了一部小说《隋末》,讲的是当代人穿越到了隋朝末年,成为南朝时候陈朝后主孙子,然后翻过来独占隋朝的故事。其中对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多有推崇,评价颇高。于是找来《陈书》,第一卷就是《高祖上》,其实就是说了陈霸先是如何从小兵逆袭为皇帝的历史,蛮有意思。

以下为原文中一些有意思的地方:

末年高祖武皇帝,讳霸先,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长城下若里人,汉太丘长陈实之后也。世居颍川。实玄孙准,晋太尉。准生匡,匡生达,永嘉南迁,为丞相掾,历太子洗马,出为长城令,悦其山水,遂家焉。尝谓所亲曰:“此地山川秀丽,当有王者兴,二百年后,我子孙必钟斯运。”达生康,复为丞相掾,咸和中土断,故为长城人。康生盱眙太英,英生尚书郎公弼,公弼生步兵校尉鼎,鼎生散骑侍郎高,高生怀安令咏,咏生安成太守猛,猛生太常卿道巨,道巨生皇考文赞。高祖以梁天监二年癸未岁生。

Continue reading ‘读书:《陈书|高祖本纪(上)》’ »

读书:贞观大闲人

《贞观大闲人》是作者贼眉鼠眼写的长篇网络小说,后发行了实体书。最近我读完了网络版本,感觉还不错。作为穿越小说,开局是很老套的,但作者把控节奏的本领很高,特别是在生活细节的描写上,能够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环境与事件的交待都非常清楚,而且出其不意又理所应当,算是穿越小说中比较成功的。

 

不读《声律发蒙》,不懂云南之美

不读《声律发蒙》,不懂云南之美

——《声律发蒙》,最有云南特点的读本

 

 

 兰茂(1397—1476年),字廷秀,号止庵,外号和光道人、洞天风月子、玄壶子等,现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杨林镇人,明代医药家、音韵学家、诗人、教育家、理学宗匠。兰茂生性聪颖,勤奋好学,少通经史,旁及诸子百家,终身隐居杨林乡里,采药行医,潜心著述,设馆授徒,人称"小圣"。明朝正德年间《云南志》记述兰茂著有《韵略易通》、《滇南本草》、《玄壶集》等十九种书,流传至今的不多。其中,《滇南本草》比《本草纲目》早200年,也是中医中药界的经典书籍。

 兰茂成就不仅限于中医药,相对于中医药,兰茂在教育学上的造诣和成就更高,但也鲜为普通云南人所知,我们今天推荐的《声律发蒙》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公元1442年,兰茂在云南嵩明的乡间撰写出了云南第一部声律启蒙读物《声律发蒙》。这是一部用韵语写成供童生学习音韵对仗的专用读本,早于李渔《笠翁对语》约200年。《声律发蒙》一书是一部切于幼学的声律读物。该书“吟诵之下,恍觉景物山川,皆成佳趣”。由于通俗易懂,语言精炼,音律铿锵,琅琅上口,广受欢迎,因而成为当时云南甚至北方地区的启蒙教科书,在明、清广为流传,也是如今“国学”的经典典籍。兰茂立足云南方言,面向全国普通话,即“尽变古法,以就方音”,现代诸多音韵学大师对兰茂推崇备至,认为他对现代普通话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声律发蒙》更是现代普通话的奠基作品之一。也有一些专家认为,云南人虽然地处西南边陲,现代方言发音却接近北方,与《声律发蒙》在600年间的广泛流传和诵读有直接的关系。

 

Continue reading ‘不读《声律发蒙》,不懂云南之美’ »

电影《狂怒》

fury3

《狂怒》是由大卫·阿耶执导,布拉德·皮特、希亚·拉博夫、罗根·勒曼、乔·博恩瑟等主演的二战题材电影。

1945年4月,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盟军越是深入德国腹地,纳粹德军的抵抗就越加凶狠。盟军新兵诺曼初上战场,即奉命与以“战爸”为首的5人坦克小队驱战车“狂怒”开赴前线,冒着敌人强大火力为大军劏开纳粹防线。4位经验老到的战狼阵上果断杀敌毫不犹豫,惟新兵诺曼难抵恐惧压力,他的迟疑与懦弱三番四次将战友置于生死边缘。经过炮火洗礼和多次的血腥教训,诺曼有所成长,坦克“狂怒”亦顺利向前推进。谁料即将完成任务之际,纳粹军团竟空群出动,决意拔走“狂怒”这根眼中钉。

Continue reading ‘电影《狂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