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交易不合法?NO!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有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说微信不是合法的网络交易平台,上面的销售也不受法律保护,消费者将面临维权困难的境地。该报道引发了网友的普遍关注,经查询百度,有26个网站转载了该报道。网友们一时纳闷起来,用个微信,怎么一夜之间就成违法分子了呢?为此,我们专门采访了有关士,人家说:NO!

    据有关人士介绍,微信作为新型社交工具,现在有几亿的用户,覆盖面非常广。与历史上出现的其他沟通联系方式一样,微信也是一种人和人沟通联系的方式和手段,与信件、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的性质是一样的。微信的朋友圈功能,主要是微信用户之间一个双向的展示平台,把朋友圈作为销售的平台,其实主要功能还是向朋友展示产品,这与普通的广告平台还不同。

    关于微信销售是否合法的问题,其实并不是个问题。微信是由腾讯公司提供的服务,其本身并不涉及合法与否。微信软件是合法的,微信服务是合法的,通过微信传播的信息只要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及注册时与腾讯达成的协议,自然也是合法的。按照法学理论和我国法律的规定,公民个人的行为,只要法律没有明文禁止,就是合法的。目前我国并没有任何法律或法规规定微信进行销售是违法的,所以也就不存在违法之说。 同理,不能因为犯罪分子通过电话进行犯罪,就把电话宣布为非法,那这样,我们的社会得倒退到原始社会。违法与否,是看其行为,而非工具。

    至于一些职能部门认为微信不是合法的网络销售途经,那显然也是错误的。法律对政府部门和个人的规定不同。政府部门实施行政行为得先有法律依据,法无授权则违法。对公民则是法无禁止则合法。从行政部门看,没有法律对微信销售进行规范,其实也是一种错误理解。 认真分析微信销售的步骤,可以发现,朋友圈仅仅发挥了展示产品的功能,其他的协商、谈判、付款、交付、消费等步骤依然要通过微信聊天本身或其他途径完成,这些途径均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以通过微信进行谈判和交易为例,与通过电子邮件、淘宝旺旺等进行交易一样,完全符合《合同法》关于电子合同的有关规定, 同时交易双方当事人还要受其他法律法规的约束,不能肆意妄为。举例说,你要是通过微信买卖枪支,那公安机关肯定会查处。所以说,微信不受法律约束,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另外,微信作为公民常用的沟通交流手段,属于民事基本法律的范畴。按照《立法法》的规定,民事基本规范属于全国人大的立法职权。换句话说,就算行政机关对微信交易有再多的意见,也无权宣布微信交易是非法的,得全国人大才有权。任何越权的行为都是无效的。

    既然微信交易受到法律约束,自然也受到法律的保护。以大家比较关心的微信销售食品为例,就算是个人销售,从职能部门角度理解为“管理空白”,其实也是不存在的。只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食品交易,均要遵守《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比如说,你通过微信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同样要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惩治,情节严重的,还要受到刑事追究。而消费者如果通过微信购买到不合格商品,同样可以依据这些法律法规的规定向销售者主张权利,也可以要求职能部门依照法律规定查处。

    在微信维权上,有媒体认为不如实体店维权方便,其实也是一种误区。维权的方式有多种,有行政途径、司法途径、社会途径等,各种途径的效果不同,由当事人自由选择。由于微信是电子传输,相关交易的谈判、协商等过程大都通过微信完成,这些协商谈判中销售者做出的承诺和质量保证,在消费者的微信上都有保存,对维权也是一个比较有利的证据。除此以外,维权中与实体店维权差异不大,还是一个多方博弈的结果。

    最后结论:1.微信销售在现阶段并不违法;2.通过微信销售商品同样要遵守法律;3.消费者权益依然受到法律保护。

发表回复